這本工作人員手邊常備、心中謹記的《六安市三峽智慧水管家有限責任公司公共服務手冊》,不只是指導解決群眾涉水問題的“秘籍”,更見證著三峽人踐行為民服務的初心。

▲?安徽六安水管家調控中心里展示的《六安市三峽智慧水管家有限責任公司公共服務手冊》本文攝影:胡暉
叮鈴鈴,調控中心電話鈴聲響起。三聲內,客服人員劉茜迅速接起:“您好,這里是水管家熱線,請講。”放下電話,劉茜將信息上傳系統并進行分發派單,“用戶反饋家中水壓低,已反饋東新城營業所處理。”
接到漏水、停水、水壓低等訴求后,責任部門按服務承諾時限的要求迅速作出處理:屬客戶自身問題的直接反饋客戶;屬營業所解決不了的復雜問題聯合管線部門共同處理。最晚辦結時限72小時。
標準化流程在手冊中明確成文,處理進展在調控系統中清晰可查。事后回訪中,報修居民李女士感慨,“確實高效,真正做到了第一時間響應。”曾因涉水業務分屬不同的管理單位,信息交換不夠暢通,自己的訴求解決起來需要更長的時間。

▲?客服人員正在接聽群眾來電
2019年以來,“一個城市,一個管家”——致力于系統長效解決城市水環境問題的三峽方案在六安落地生根。“廠網河一體”“供排澇一體”,一張數字大屏即可監測調控城區所有涉水設施,包括27個泵站、7個水質凈化廠、4座供水廠、5個調蓄池、1座中水廠、1座污泥處理中心,以及4000多公里供排水管網等。
與此同時,整個涉水的公眾訴求以及服務都歸調控中心管理,原分散在市長熱線/信箱、客服熱線、智慧城管等市民投訴和反映信息的渠道也都歸口到調控中心,由調控中心歸類并派發。
“每一項工作的千頭萬緒都事關民生福祉,責任重大,如何科學、高效、規范為民服務?當時我們就想必須建章立制。”六安水管家公司調控中心副主任戴皓談起編制手冊的初衷。

▲?值班人員正通過智慧平臺監控涉水設施
翻閱手冊,“信息接受-分發-響應-處理-回復-情況分析”各個環節都有明確要求。11大類76小類的群眾訴求,都詳細列出了對應的處理流程和辦結時限。
“這不是拍腦袋想的,而是從群眾實際出發,匯總梳理此前分布在水務公司、自來水公司等單位的群眾訴求,再根據水管家新的組織機制,不斷優化問題的處理流程和環節,后續還要根據新情況動態調整和更新。”戴皓說道。
截至5月底,六安水管家調控中心今年已接聽用戶來電16185個,處理公眾涉水訴求案件8375件,按期處置率100%。
為什么手冊里敢明確和承諾問題的處理時限?其背后還有科技的奧秘。從事管網運維多年的周锃,對信息化、大數據帶來的工作便利感觸頗深。
“管網冒溢問題有時都不需要等到群眾發現反饋,調控中心感知液位數據異常,也會進行信息報警并派發任務,我們通過APP進行接單,根據提示的精準位置,高效處理問題。”周锃說。
手冊雖小,民生為大。走好新時代的群眾路線,在水一方的三峽人正以務實行動和創新智慧,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的水問題,書寫讓群眾滿意的民生答卷。
編輯:任賢 盧西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