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維才:任風沙狂吹,依然 堅定走在扶貧路上
本網訊(邱靜)具有紅色基因的三峽集團與千里之遙的塞北契丹古都結成幫扶兄弟,注定使這里的脫貧攻堅平添無限生機與靈動。三峽集團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為國盡責,為民造福,從2003年開始,與巴林左旗各族干部群眾一道,共同協作了18個年頭。每任,三峽集團都選派年富力強干部到幫扶一線,李維才已是第五屆了,他曾被評為中國水利電力對外有限公司十佳員工,選派到巴林左旗擔任副旗長。
疫情取得階段性勝利,春耕生產迅疾拉開帷幕,到旗政府試圖采訪副旗長李維才,三次都撲了空,他似乎總是在忙碌,總有做不完的事情,一直在和時間賽跑,且一直走在時間的前面。一路追趕到鄉下,見到他時在十三敖包鎮西溝村,他正指導村民旱地覆膜,春風掠起土煙紛揚,顯得現場緊張而忙碌,身上掛滿了土屑。
“我在辦公室坐不住”
一口略帶山東口音的普通話,讓人感到親切而樸實,眼鏡后面掩飾不住的是智慧和堅韌。盡管他剛過不惑之年,可在他的人生履歷中,卻寫滿了精彩。1998年至2018年,他受公司派遣,遠赴非洲開展工作,足跡遍布非洲大陸幾個國家或城市,克服艱苦的生活條件,多種兇險疾病,他用青春韶華在非洲大陸譜寫了絢麗的華章,那是他終生難忘的經歷。
2019年組織上又交給他一項特殊任務,去千里之外的巴林左旗掛職,專項做好脫貧攻堅幫扶工作。他二話沒說,向組織做出堅定承諾。可是,回到家里愛人流下了眼淚,愛人無意扯他的后腿,可現實情況明擺著,父母年事已高需要照顧,大女兒7歲,在讀小學。二女兒兩歲,還沒上幼兒園。他大學畢業就去了非洲,家里全都是愛人扛著,李維才也覺得于心不忍。可是他們心里明白孰輕孰重,家里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幫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他們還是服從了大局。
“你放心去扶貧吧,家里的困難我能克服”
家里的支持給予他自信。背起行囊離開北京時,臘梅花已經綻開,而北方尚處冬季。第一次踏上巴林左旗的土地,心情莫名其妙的激動起來。這是片被歷史文化熏染過的土地,每一寸土地都鐫刻著歷史呼嘯而過的遺痕。一千多年前,一個強悍的民族在馬背上崛起,建立了強大的契丹帝國,首都就建在巴林左旗所在地林東鎮。他到任時,旗委、旗政府帶領全旗各族兒女,正向貧困發起最后的攻堅,能助力這場轟轟烈烈的偉大社會實踐,他倍感榮幸和自豪。
他是一位腳踏實地務實的掛職干部,轉換角色,找準定位,是他必須補足的必修課。圍繞定點幫扶工作,積極主動向旗委、人大、政府、政協各位領導學習請教,并利用同旗直有關部門和地區負責人座談的機會,了解巴林左旗經濟社會發展和定點幫扶工作開展情況。他先后走訪調研了部分蘇木鄉鎮和嘎查村,調研了發改委、教育局、三峽幼兒園、林東一中、中國水利電力對外公司幫扶的四方城和毛寶力格兩所寄宿制學校,走訪了十三敖包鎮笤帚苗基地、德惠糧貿公司等一批帶有脫貧示范作用的產業基地和種養殖合作社。來巴林左旗一個月,他幾乎腿腳沒閑,走訪了五十多個村和上百戶人家。
李維才調研三峽幼兒園
“先當好學生,然后再決定從哪兒入手”
產業,無疑是脫貧攻堅立腳之地,取勝之基。李維才十分欣賞旗委、旗政府對脫貧攻堅的縝密布局和干部群眾的實干精神,作為幫扶單位,就是結合旗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繪制的藍圖,傾心盡力為脫貧攻堅增援助推,實實在在做好幾件事。于是,一個以融合黨建為引領,打造“兩翼一體化”幫扶工作思路了然于胸。
“能解釋一下嗎?”
采訪李維才時已經敏銳地預判,從北京來到巴林左旗,他的工作就是圍繞“兩翼一體化”展開的。他謙遜地介紹,在他掛職之前,巴林左旗的“兩翼一體化”戰略已經啟動了,他需要做的就是讓“兩翼”飛的更高更遠,“一體化”凝聚力更強。
“兩翼形同兩個翅膀,一是以整合發展巴林左旗特色、優勢產業為主的產業扶貧;二是以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和教育活動為主的教育扶貧。至于一體化很好理解,就是把各生產元素和市場直接對接,打造銷售巴林左旗農副產品的產銷一體化網絡,形成硬件改善、軟件提升,相互關聯、相互促進的定點幫扶工作格局。”
巴林左旗有很多特色農產品,均已通過產業定型形成規模,李維才發揮自身優勢去北京和江南跑訂單。特色產品的銷售需要品牌,他積極為打造品牌而奔走,暢通銷售渠道,配合三峽電商公司利用消費帶動扶貧,形成產業及利益聯結機制,更好地確保貧困群眾穩定脫貧奔小康。一年來,在旗委、旗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主導推廣了笤帚苗“全產業鏈”扶貧新模式,綜合實施了深度貧困村綜合能力提升項目、婦女居家靈活就業項目、笤帚苗特色產品綜合服務中心建設項目和消費扶貧項目,為笤帚苗產業提供了種植、儲藏、生產研發、技術培訓、綜合展示、電商運營和消費扶貧的全產業幫扶。
2019年11月18日李維才督查消費扶貧安全生產工作
古人尚知“淵愿貧如富,賤如貴,無勇而威,與士交通終身無患難”,李維才調查發現,盡管交通主干四通八達,但相對貧困落后地區,交通仍然是資源轉化和農牧民增收的制約瓶頸。掛職擔任副旗長后,助力實施了查干哈達蘇木前召嘎查通村公路項目,將前召嘎查與召廟—北五臺景區(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和巴林左旗國家級地質公園進行連接,為農牧民群眾的出行、貨物運輸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條件,鄉村旅游和文化旅游成了沿線幾個村增收新的亮點,并與相關扶貧產業對接,相得益彰。
2019年07月08日李維才查干哈達蘇木前召嘎查通村公路建設項目安全生產工作
“一些偏遠落后地區之所以貧困,表面上看是缺資金、缺項目,其實從根本上看是缺文化、缺思路、缺干勁,如果多數農牧民都有文化,懂技術,知道怎么干,扶貧工作就沒那么難。”
這話說的實在,多數貧困戶最大的短板是思想守舊,經營觀念傳統,在科技信息日新月異的今天,的確需要改換頻道,與時俱進,具體到每個貧困戶和每個人,要告訴群眾怎么想和怎么干,他開啟了“專家協作”推動生態扶貧新模式,力求事半功倍的效果。與大自然保護協會合作,在十三敖包鎮西溝村、查干哈達蘇木查干套海嘎查示范種植,實現集雨、保墑、增溫、防雜草、減藥、提肥效的綜合技術體系,應對缺雨、春旱等問題,產量與旱地相比增加20%,群眾是看中實惠的,增產增收勝過空泛的說教,這些實用科技很快在貧困村推廣開來,而老百姓把這些都記在“三峽集團”的賬下,“三峽集團扶貧”已成為農牧民樸實的認知。
2019年07月08日李維才赴查干哈達蘇木調研深度貧困村綜合能力提升項目
“多虧三峽集團的幫扶,我家現在已經脫貧了。三峽集團為我們村引進了雙壟溝全覆膜種植技術,免費向我們提供地膜、化肥等春耕物資,并開展相關的技術培訓,今年我種的谷子增收8000多塊。”在十三敖包鎮西溝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劉芳說起“三峽集團扶貧”眉飛色舞,去年幫扶他們村進行全覆膜種植,谷子比不覆膜的谷子畝產增收約200斤,她家靠16畝地增收一舉脫貧。另一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馬希富剛開始對全覆膜種植排斥,李維才坐在他家炕頭上反復算賬,馬希富試種了2畝地,秋后果然增收不少,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馬希富耽誤了一年的收成捶胸頓足,2020年他家7畝地全部采用全覆膜種植,西溝村全村3000畝旱地基本實現了覆膜種植全覆蓋。
李維才調研三峽小學
他協調溝通打造“產銷一體化”網絡,搭建電子商務平臺,推廣銷售“消費扶貧”產品。通過建設運營京東網—中國特產·三峽巴林左旗扶貧館,使“消費扶貧”產品實現了線上銷售。借助制作宣傳手冊和展板、設立農副產品展示專區等方式宣傳,2019年完成消費扶貧500萬元。
扶貧攻堅不能忽略教育,李維才到任后從集中力量加大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三峽集團先后援建三峽小學、三峽中學、林東蒙古族中學活動場館維修和改造、烏蘭達壩蒙古族寄宿制學校綜合樓等建設,極大改善了巴林左旗中小學辦學條件,解決了“超大班額、大規模辦學”問題,進一步提升了巴林左旗教育教學質量。從廣泛動員開展各類助學活動方面。2019年三峽集團投入幫扶資金資金10萬元實施助學金項目,幫扶99名貧困學生。協調三峽傳媒出版公司為林東一中捐贈30萬元助學金,幫扶246名家庭貧困學生完成學業助力大學夢。通過各類助學措施充分調動貧困學生刻苦學習、奮發向上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了他們的學習成才動力。從加強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方面。2019年他又配合三峽集團協調組織了巴林左旗貧困學生開展暑期愛國主義夏令營活動,巴林左旗的貧困學生近距離感受三峽工程,參加中央電視臺“大手牽小手”節目錄制。
李維才調研三峽幼兒園和學童在一起
李維才在巴林左旗掛職,代表的是三峽集團,通過他的穿針引線,三峽集團中水電公司黨支部與旗婦聯黨支部、隆昌鎮姜家灣村黨支部開展黨建融合活動,三峽國際與十三敖包鎮西溝村開展黨建融合活動,三峽集團助力巴林左旗婦女居家靈活就業項目致富帶頭人及項目村兩委班子培訓,實現跨領域、跨行業、跨地區的全新突破和探索。通過整合扶貧項目、發展庭院經濟等脫貧增收產業,實現黨建與扶貧“雙推進”,多重舉措助推脫貧攻堅及鄉村振興,先后落實了西溝村堤防工程項目和西溝村幼兒園辦學條件提升項目。他配合三峽集團協調組織了“三峽青春公益”國際周主題活動,邀請擁有國外工作經歷的同事來到巴林左旗的鄉村學校開展義務支教,讓貧困地區學生學習了解不同國家的日常生活和風俗習慣等內容,開拓了孩子們的視野。一年里,他踏遍了巴林左旗的貧困村嘎查,定期檢查幫扶項目建設進度、質量,加強項目跟蹤問效管理,嚴把工程質量關,確保了幫扶項目如期建成。
他不僅擔任副旗長,按照旗委統一部署,還擔任十三敖包鎮引領團副團長,幫助指導十三敖包鎮脫貧攻堅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李維才全面走訪調研了十三敖包鎮20個村,了解掌握每個村群眾生產生活情況。
李維才調研深度貧困村綜合能力提升項目
為加強駐村干部管理和發揮幫扶責任人作用,先后多次參加引領團工作會議,組織幫扶責任人開展全員考試、實戰訓練,提高幫扶責任人對脫貧攻堅政策的掌握。
他下農田、訪民居調研群眾對幫扶工作隊和幫扶責任人工作的滿意程度,針對存在問題和隱患,提出下一步工作措施,提高了幫扶責任人綜合素質,激發了幫扶責任人的主動性。在貧困旗退出第三方評估中,十三敖包鎮順利完成抽檢任務。
李維才調研建檔立卡貧困戶
資金、技術、人才是三峽集團的強項,氣候、土地、生態是巴林左旗的優勢。如何將兩地優勢進行互補,達到合作共贏的目的,李維才認為這塊“互利共贏的蛋糕”可以做大做強。在他的積極推動下,一年多來雙方互派人員進行交流,開展精準扶貧、鄉村振興、干部培訓、肉羊肉牛養殖技術培訓等,為巴林左旗經濟社會發展輸送了“新鮮血液”,實現了質智雙提。李維才積極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立足三峽集團的強項,結合巴林左旗的優勢,從技術、人才、資金等多個方面,幫助巴林左旗實現了從“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的轉變,脫貧成效顯著,惠及人口眾多。
在他掛職的2019-2020年內,三峽集團直接投入幫扶資金17520萬元,已全部到位,引進捐贈資金100萬元。實施三峽中學、三峽小學、桃石山水庫等24個項目,預計培訓基層干部262人、技術人員4815人,完成消費扶貧近千萬。
李維才調研消費扶貧
忙碌的人時間過得就快,不經意間李維才已來巴林左旗這方熱土掛職幫扶一年有余,令人欣慰的是,巴林左旗31077人實現增收脫貧,貧困發生率下降到0.59%,退出國家級貧困旗序列。驀然回首,這其中凝結著黨和政府的關懷與政策撫著,是全旗各族干部群眾凝心聚力的結晶,也凝聚著三峽集團的添磚加瓦、掛職干部的使命擔當。站在大遼古都的遺址旁,李維才感慨萬千,一個人或一個部門的力量終歸是有限的,但三峽集團與巴林左旗深化合作、深厚友誼,踐行“四不摘”原則,聚焦重點領域、重點項目、重點舉措,深化互助對接,持續精準用力,心手相連持續鞏固脫貧成果,共同攜手必能如期步入全面小康!
四月的大地全面復蘇了,日前巴林左旗迎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候鳥回歸潮,在沙那水庫的湖面上,成群的天鵝翩翩起舞,似乎感覺到與往年的異樣,巴林左旗的“兩翼”在飛。李維才仍舊在走鄉串村,他的任職期要到2020年底,這期間他還有好多事情要做……
(本文圖片由巴林左旗人民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