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怒族脫貧攻堅的“三峽答卷” ——三峽集團精準幫扶云南省怒族脫貧攻堅工作紀實
? ? ? ?本網訊(彭宗衛)沿著云南省怒江兩岸的美麗公路前行,江水奔騰,一路風光無限,兩岸隨處可見漂亮的怒族、普米族聚居村寨。與4年前初次進怒江相比,2020年6月記者再進怒江采訪,一切都發生了改變,眼前一幅幅脫貧致富的人間喜悅圖景。
從這條路出發,精準扶貧的“國家隊”三峽集團真心實意付出,真金白銀投入,真抓實干攻堅,見證了三峽集團與怒族群眾的深情厚誼。4年多來,三峽集團始終把幫扶怒族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高度重視,狠抓落實,用真情開展幫扶工作,用真心幫助怒江發展,用真愛關懷貧困群眾,累計投入幫扶資金8.9億元,緊緊圍繞三峽集團精準幫扶的福貢、貢山、蘭坪3個縣、15個鄉(鎮)、56個村、怒族、普米族人口0.87萬戶2.85萬貧困人口,幫扶怒江怒族、普米族聚居區精準脫貧攻堅。
福貢石月亮小區三峽幼兒園??本文攝影:尹春
福貢匹河三峽橋
經過4年多不懈努力,到2020年6月30日,怒江州所有怒族群眾中建檔立卡戶都已經達到貧困退出標準,即將宣布成功實現整族脫貧。
聚焦六大工程全面精準發力
三峽集團與云南省的情誼源遠流長。在金沙江下游水電開發過程中,三峽集團充分發揮資金、技術、人才和品牌優勢,積極做好庫區移民搬遷安置工作,支持地方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2016年3月,三峽集團積極響應黨中央、國務院號召,認真履行央企政治責任、社會責任,與云南省政府簽訂《支持云南省人口較少民族精準脫貧攻堅合作協議》。按照協議,2016年至2019年三峽集團投入20億元幫扶資金,圍繞能力素質提升、勞務輸出、安居工程建設、特色產業培育、生態環境保護等六大工程,對云南怒族普米族景頗族3個“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給予持續幫扶,精準幫扶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0萬人,涉及4州(市)11個縣(市),21個貧困鄉(鎮)、100個貧困村。
貢山捧當赤科安置點
截至目前,已助力怒族、普米族、景頗族聚居區7個貧困縣實現摘帽,172個貧困村出列,10.98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直接和間接受益人口達17.5萬余人,已幫扶普米族、景頗族兩個“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實現整族脫貧,怒族業已達到脫貧標準。三峽集團助力云南兌現了決戰貧困決勝小康、絕不讓一個兄弟民族掉隊的承諾,為云南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貢獻了三峽力量。
4年多來,三峽集團完善幫扶措施,確保精準落實合作協議,堅持把好事做好。為使每一分脫貧資金都花在刀刃上,三峽集團與云南省聯合制訂《幫扶云南省人口較少民族精準脫貧攻堅工作機制》,從頂層設計到操作層面為“集團幫扶”模式提供制度保障。
溝通會商,無縫對接。三峽集團與云南省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圍繞實施方案、項目申報、資金撥付、項目進展等進行會商。雙方保持順溝通暢,高效完成預期任務。此外,三峽集團還完善集團精準脫貧工作機構,為幫扶工作提供組織保障。
福貢匹河干布小組安置點
走訪調研,暢通聯絡。工作機制建立后,三峽集團成立扶貧工作隊,建立聯絡員制度,多次深入幫扶工作一線開展扶貧工作,推動工作和責任落實。
規劃先行,有效引導。雙方共同研究幫扶需求,云南省按照“六個精準”的要求,建檔立卡,確保資金撥付直接到項目、直接到人。在項目申報指南中,將素質提升、安居工程、勞務輸出等項目置于優先位置,從而做到適度引導、有效引導。
動態管理,嚴格使用。在資金撥付上,三峽集團開通“綠色通道”,確保資金按時到位。云南省將幫扶款直接撥付到縣,省、州(市)對上報的項目進行審核和統籌,對資金使用實行動態調整完善和動態管理,實現資金的有效、精準使用。
建好房子配好設施精準發力攻堅破陣
怒江州貢山縣捧當鄉閃當村民張永福祖孫三代,一直生活在干欄式“千腳房”里,在三峽集團幫助下,一家人早在2017年就搬進了寬敞明亮的兩層樓房。
千百年來,怒族群眾大多居住在由竹木混搭建成的千腳房、叉叉房、篾笆房、木楞房、茅草房中,結構極為簡單,人畜混居,安全衛生條件極差。對于居住在深山峽谷的怒族、普米族群眾來說,住房安全一直是“老大難”問題。
三峽集團將建設和推進安居工程確定為幫扶三個“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精準脫貧的首要任務,主攻安居工程建設,大力實施怒族民族傳統村落房屋改造,著力解決怒族聚居區貧困群眾的住房保障問題。4年來,三峽集團根據貧困戶住房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因戶因人精準實施安居工程,累計投入26818萬元,用于怒族、普米族聚居村寨貧困群眾的住房建設,累計投入9825.47萬元推進易地搬遷住房環境配套工程,怒族村寨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貢山捧當赤科安置點
幢幢新樓拔地而起,個個村莊舊貌換新顏。千余戶群眾住上美麗宜居住房,萬余名群眾搬進安居房。采用“政策補助、統規自建”的方式,完成怒族、普米族聚居區5849戶安居房建設,完成1035戶美麗宜居住房建設,實現怒族、普米族聚居區建檔立卡戶均有一棟遮風避雨、人畜分離且達到抗震標準的美麗宜居住房。
告別叉叉房,一步跨千年。居住條件大大改變了,為了讓搬遷后的怒族群眾能“搬得出、穩得住”,三峽集團集中精力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安置的“后半篇”文章,充分結合怒江州怒族、普米族聚居區脫貧攻堅實際,投資建設一批環境配套工程,提高貧困村寨的公共服務能力。2016至2019年,三峽集團累計投入24158萬元,建成一大批安置點農村學前教育校舍、農村交易市場、農村節能照明工程,蔬菜基地配套設施、村組道路、村道硬化、運動場地等易地搬遷配套工程,為一批易地搬遷點建成了幼兒園、扶貧車間廠房、便民服務中心、黨群活動室、雨污分流工程,精準實施群眾迫切期盼的民生工程,增強了貧困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貢山雙拉村幼兒園
怒江峽谷地勢陡峭,由于經濟發展薄弱、人口稀少等原因,怒族、普米族聚居區基礎設施建設長期落后,“出行難”成了當地群眾最掛念的一件事。三峽集團投資幫助建成鄉村道路67公里,村組道路187公里,村內道路硬化76公里,農村危橋改造6座,極大改善了怒族、普米族聚居區交通出行條件。
公路進深山,天塹變通途。三峽集團立足民生改善怒江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助力鄉村振興,建成一批配套公共服務設施,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保障得到全面改善,怒族群眾公共服務保障條件明顯提升。修通成千上萬條“三峽路”,從前的過江溜索被一座座跨江吊橋取代,從前的人馬驛道變成寬敞的硬化道路,摩托車拉運生產生活資料替代了人背馬馱的原始生產方式,山里群眾往外走,山里山外的資源相互流通,群眾脫貧意愿更加強烈。
為了解決部分怒族、普米族聚居區貧困村飲用水和農田灌溉用水問題,三峽集團積極參與貧困村安全飲水鞏固提升工程建設,做到不漏一戶、不漏一村,建成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78個,讓缺水群眾喝上安全衛生飲用水。建設小型農田水利專項工程15個,解決了貧困村農田灌溉用水難題。
助教育提素質幫群眾“富腦袋”
2016年8月,云南民族大學新生余芬早早地趕往怒江州貢山縣縣城,參加三峽集團幫扶貧困大學生愛心助學座談會。余芬的家是貢山縣茨開鎮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生活十分困難,一直靠國家低保勉強度日。不久前,余芬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然而她卻高興不起來。4500元的學費和生活費,讓她為難。在三峽集團幫助下,余芬和全縣的其他139名家庭困難大學生領到了2000至5000元不同標準的助學金。
扶貧既要扶志,又要扶智。三峽集團把提升教育素質作為幫扶重點之一,把教育扶貧推進到“直過民族”地區的每一個角落,從源頭上阻斷貧困代際傳遞。2016年至2019年,三峽集團累計投入5851萬元,通過修建貧困村教育基礎設施、推廣愛心扶貧超市、培訓鄉村醫技人員等措施,幫助貧困群眾擺脫思想貧困和精神貧困。
福貢匹河中學教學樓
三峽集團踐行“扶貧勵志助成才”教育扶貧理念,把“智志雙扶”推進到怒族貧困地區每個角落,實現了學前點或幼兒園全覆蓋。共資助貢山縣891名貧困大學生,福貢縣18名貧困大學生學費,減輕貧困家庭負擔,幫助貧困學生順利完成學業,提高學歷教育水平和就業能力。福貢縣匹河怒族鄉托坪村“三峽幼兒園”建成后,完善的幼教設施條件吸引了城鎮居民,匹河怒族鄉主街以及托坪村五湖易地扶貧搬遷點的居民,紛紛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村幼兒園來上學。像這樣條件良好的幼兒園,三峽集團在福貢縣共投資建設了19所。
福貢鹿馬登中學
2016年至2019年,三峽集團投入幫扶資金3664萬元,完成4所中小學校建設,建設學前教育校舍28所,有效解決怒江州怒族、普米族聚居區教育設施發展滯后、教學資源配置不足,以及少數民族地區國家通用語言推進不均衡等問題。
為了補齊基本醫療有保障短板,三峽集團投資改擴建鄉鎮衛生院(所)4所,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35所,醫療衛生機構傳染病重點專科建設項目29個,建設重點疾病防控能力提升項目1個,購置殘疾人輔助器具2446套、標準化衛生室醫療器械84套,建設醫療機構污水處理項目1件,幫助建檔立卡戶結核病專項集中篩查救治項目102665人,補助重大精神病及肺結核病患者936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95610人,改造殘障人員家庭無障礙設施1052戶,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加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95610人,極大改善怒族、普米族聚居區貧困村群眾看病就醫條件。
助產業擴就業幫群眾“富口袋”
找好特色路,土中生黃金。三峽集團與云南省立足于優勢互補、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加大產業扶持合作力度。充分“把脈”貧困群眾致貧原因,發揮群眾主體地位,激發群眾勤勞致富的內生動力,推動扶貧模式從“輸血”向“造血”轉變。
4年來,三峽集團累計投入資金10816萬元,用于幫扶怒族、普米族聚居區貧困村培育地方特色產業。引導有能力的怒族貧困群眾自力更生謀發展,加大產業扶持力度,困難群眾造血功能增強,致富信心十足,從以前的“貧困戶”變成現在的“產業致富帶頭人”。
建設特色村寨,發展旅游產業。幫扶建設怒族、普米族聚居區發展旅游景區1個,民族團結示范鄉鎮、特色旅游鄉鎮建設7個,特色旅游村(寨)、民族團結示范村265個,建設完成普米族文化傳承保護項目,實施的一批項目為提升怒族、普米族村寨自身發展能力和后續發展旅游產業打下基礎。
貢山中藥材種植基地
發展種養殖業,助力脫貧增收。實施種養產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幫助發展經濟作物4322畝,經濟林果180畝,林下產業145畝,豬牛羊等畜類11113頭,中華蜂4000箱,特色農戶培育279戶。幫扶項目以“公司+農戶”的發展模式組織實施,基本實現怒族、普米族聚居區每個農戶有1個以上增收產業,產業發展規模漸漸壯大,覆蓋面持續提高,產業扶貧成效明顯。
加快電子商務建設,發展專業合作組織。為了解決農產品買難、賣難問題,提高群眾收入,構建農村現代流通體系,拓展電子商務及相關配套服務在農村的服務領域,三峽集團幫扶發展縣級電商服務中心和鄉鎮電商服務站,投資建設農村專業合作組織14個,發展村集體經濟2個,拓寬脫貧群眾增收渠道。
三峽資金還幫助解決了部分產業附屬配套設施,建設完成生產路17.3公里,生產橋15座,產業發展灌溉設施建設5個。通過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極大地提升和完善了怒族、普米族聚居區的基礎設施條件,為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增添了后勁。
三峽集團十分重視貧困群眾職業技能培訓工作,提升他們的自我造血能力,先后投入98萬元幫扶資金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支持福貢縣開展怒族貧困黨員技能和怒族村寨專項旅游職業培訓,累計培訓248人次,開展新時代農民講習所焊工技能培訓97人次,開展貢山縣汽車駕駛培訓50人,貧困群眾積極參與各項勞動技能培訓,提高致富技能本領。
一人就業,脫貧一家。為了幫扶怒江州少數民族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三峽集團接收49名貧困勞動力到金沙江烏東德和白鶴灘水電站建設工地上崗就業,讓貧困家庭走出大山,有效提高貧困群眾素質和技能水平,為貧困群眾增收提供就業渠道。
福貢知子羅扶貧車間棒球加工
建成一批扶貧車間,脫貧群眾在家門口就業。在福貢縣各個搬遷安置點里,隨處可見“三峽扶貧車間”里縫棒球的男女工人正在忙碌。在匹河怒族鄉知子羅村搬遷安置點,40歲的和義妞是遠近聞名的槰棒球能手,她參加全縣棒球縫制比賽獲得第三名。“以前家里靠丈夫一個人打工掙錢,現在我也可以在家門口掙錢,還可以照顧老人和孩子。”和義妞家種有1畝草果、2畝茶葉、3畝核桃,丈夫打工,農忙回來幫忙。她開玩笑說:“我們家里已經形成了一二三產業。”
振興怒族村寨做好后續文章
為保護生態環境和改善居住條件,三峽集團通過生態扶貧實施生態環境保護工程,助力把貧困村寨建成具有民族團結示范效益的美麗鄉村。在國家投資和三峽集團幫扶下,怒江貧困村寨的造血機制正在激活,人居環境變美變亮,安全飲水得到保障,綠水青山一天天變成金山銀山。
4年來,三峽集團共投資建設完成防洪減災工程2公里,太陽能路燈2089個,鄉鎮污水處理工程1個,鄉鎮垃圾處理工程339個,村莊環境整治314個,農村衛生公廁204個,農村畜圈改造1330戶,雨污分流項目5件,人居環境提升1591戶,通過實施環境改造工程舊貌換新顏,改善了怒族、普米族群眾聚居區人居環境,村容村貌、戶容戶貌展露新顏。
福貢沙瓦公路
一批愛心扶貧超市惠民。以村為單位幫扶設立“愛心扶貧超市”22個,貧困戶主動參與脫貧攻堅、提升人居環境、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增強集體觀念等方面實行積分制度,群眾可以用積分兌換日常生活物資,激發了群眾內生動力,提振貧困群眾的精氣神。
一批鄉村醫技人員能力提升。三峽集團支持怒族村開展“關愛婦女兒童健康行動計劃”,幫助62名鄉村醫生提升能力,完成醫療人才栓心留人工程培訓286人。通過培訓,進一步加強怒族、普米族聚居區貧困村和鄉鎮醫療隊伍建設,村、鄉(鎮)醫綜合素質能力得到提升,基層衛生工作得到保障。
一批貧困家庭孩子走出大山。“三峽娃娃行”水電夏令營是三峽集團舉辦的大型公益品牌活動之一,在三峽集團幫助下,22名怒族、普米族貧困家庭學生參加夏令營活動。孩子們第一次走出大山,第一次搭乘飛機,第一次住賓館,第一次看到長江,第一次參觀三峽工程。夏令營活動讓怒江地區貧困家庭孩子打開眼界、增長見識、建立自信,增強了民族自豪感,樹立愛國愛家鄉的信念。
福貢石月亮小區黨群活動中心
一批基層干部接受免費培訓。為了助力怒族地區加強黨建陣地建設,三峽集團黨校連續舉辦3期川滇兩省少數民族基層黨務干部培訓班,累計邀請怒族、普米族少數民族脫貧攻堅基層黨務干部41人次參加培訓,成為怒族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堅強力量。在三峽集團幫扶下,福貢縣新建和修繕56個黨群活動場所及附屬設施,支持蘭坪縣新建村級活動場所3個,村級小組活動場所65個,強化貧困村黨建活動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