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長江第一壩勁筆繪就牛村巨變——葛洲壩電廠助力鄉村振興案例
摘要:長江電力葛洲壩電廠牢記“為國擔當、為民造福”的初心使命,在企地共建、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方面主動作為,10余年傾情援助牛扎坪,用實際行動回報牛扎坪為葛洲壩工程建設作出的貢獻和犧牲,扶助牛村人實現小康生活夙愿,推動貧困村“蝶變”成省級文明村、省級生態村、市級宜居村莊,用央企擔當為繪就鄉村振興新圖景增光添彩。
關鍵詞: 幸福水 ?發展路 ?產業圖 ?金名片 ?新圖景
一、案例背景
葛洲壩,萬里長江第一壩,2020年獲評“國家工業遺產”,是中國人自己勘測設計、施工建設、制造安裝、運行管理的20世紀中國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創造出來的社會主義建設偉大成就。
距離葛洲壩直線距離約1公里的牛扎坪村,又被稱為三峽第一關、壩上第一村,該村是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建設的移民村,大江截流的石頭就取自這里,一衣帶水的情誼從葛洲壩工程建設之初便深種于兩地之間。牛扎坪全村11.2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127畝,常住人口1878人,2010年建檔立卡貧困戶116戶348人。“山高石頭多,出門就爬坡,吃水下大河;男兒下枝江,女兒嫁宜昌;剩下幾個老梆梆(老人家),趴在山上挖黃姜……”這段順口溜曾是牛扎坪村的寫照。由于山高水少、石多地少,當地人稱牛扎坪為“荒石包”。10年前,由于交通條件差、產業基層薄弱,該村曾是宜昌市級插花貧困村。
二、實施舉措
長江電力積極踐行“建好一座電站、帶動一方經濟、改善一片環境、造福一批移民”的水電開發理念,從2011年起對口支援牛扎坪村,堅持“真情實意、真金白銀、真招實策”的原則大力援助,出資修建村組公路、引來長江水、打造水果蔬菜基地、實施環境美化工程、建設長江力量廣場......葛洲壩電廠作為社會責任項目的具體實施單位,緊密聯系牛扎坪村,真心真情貼民心、真抓實干解難題、真幫實扶促發展,堅定地扛起了攜手發展的責任擔當。
為確保援建項目真正建在群眾心坎上,葛洲壩電廠因地制宜做好扶貧項目前期規劃,深入實地調研援建需求,真正摸清民意,對項目可行性、必要性充分考量。在項目實施期間,科學合理推進援建項目,做好過程跟蹤,經常性開展監督檢查、隨機抽查,嚴格驗收隱蔽工程,確保項目質量符合要求。多措并舉推動援建項目,切實將每一分援建款花在刀刃上,真正把好事做好,最大程度提升援建成效。
引來“幸福水”,澆出“春與希望”。牛扎坪屬于喀斯特地貌,溶洞較多,蓄不住水,在2014年以前,村民一直在為吃水發愁,吃上干凈、安全的水,曾是一種奢望。老百姓挖個坑,修個蓄水池,把雨水或泉水蓄起來后用水桶挑回去用,連最基本的吃水都無法保障,產業致富更是無從談起。2014年,長江電力圍繞保障飲水安全,捐贈120萬元,援建2座加壓水泵房和3個水槽,并協調內部水廠供水,通過三級加壓,使困擾牛扎坪村民祖祖輩輩的吃水難問題歷史性地得到了解決。干凈清澈的涓涓水流潤澤民生,也引活了村民干事創業熱情,村里的種植業、養殖業開始興起,脫貧致富的“春天序曲”從此奏響。
鋪就“發展路”,奔向“詩與遠方”。“以前都是土路,坑坑洼洼的,大車小車進不了村,農產品銷售難,大人小孩出村不易,就業上學更難。現在修成了瀝青路,蔬菜、水果成熟后,坐在家中就有人來采摘收購,不愁賣不出。”說起村里修建的道路,村民們十分感慨。2011年,長江電力資助60萬用于道路修建硬化,這不僅讓該村380位村民擺脫了下雨一身泥、天晴一身灰的落后出行環境,更修通了村民心中奔向小康、向往美好的發祥路。2018年,支持興修4個產業園區的道路配套設施,解決了農產品運輸問題,進一步打牢了牛扎坪村休閑農業發展的基礎。村里的主干道變了樣,入戶的道路也要配套建設好,2020年,資助80萬元用于牛扎坪村通戶水泥道路建設,對村內入戶的2800米道路進行設計美化、硬化改造;修復道路排水溝350米、堡坎200立方米,使村民出行難題得到切實解決。同時,還援助安裝了120盞太陽能路燈,對村組主干道進行了亮化,受益群眾達1200人。路通百業興,產業因路而興,旅游因路而活,全村闊步走在奔向小康的大道上。
繪好“產業圖”,共建富美鄉村。為加快牛扎坪鄉村振興、建設美麗鄉村的步伐,長江電力加大了對產業扶持、環境美化等方面的援助力度。先后建成桃子、枇杷、獼猴桃等8個水果基地,為村里脫貧奠定了基礎。2016年,用于扶持發展綠色瓜果、蔬菜種植的30萬援建資金從長江電力匯出,牛扎坪村以百斗千山合作社為試點,架設蔬菜瓜果大棚5000平方米,并帶動70戶農戶發展種植面積50畝。2019年,根據發展實際,資助80萬元用于該村環境美化工程,使村容村貌煥然一新。2021年,支持建設2000平方米的農產品交易中心市場,綜合治理3000平方米的周邊環境,有力拓寬村民農產品銷售平臺。2023年,計劃資助80萬用于牛扎坪村四季小水果基地產業建設工程。在長江電力的大力援助下,牛扎坪村農業、旅游產業項目蓬勃發展,全村呈現出生態美、環境優、產業興的良好態勢,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畫卷正徐徐展開。
打造“金名片”,擦亮旅游品牌。鄉村美了,日子甜了,鄉村文化也要跟上。2021年,長江電力將退役的葛洲壩電站轉輪體捐贈給牛扎坪村,用于建設長江力量廣場,這些象征國之重器榮譽功勛的“老物件”,是展示我國水電工業文化的“歷史教科書”,也是水電科普的“活教材”,為豐富鄉村文化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助推牛扎坪提檔升級。2022年,繼續投入專項資金100萬元,對長江力量廣場進行了升級改造,通過藝術性創意安裝和改造,形成獨具地域特色的廣場中心雕塑,宛如盛開的花朵一般,給牛扎坪村增添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為推行鄉村旅游產業發展打造了又一處“網紅打卡點”,讓“壩上第一村”更名副其實,也有力推進了鄉村文化建設,推動鑄就鄉村振興之魂。
......
一個個項目,把央企責任凝聚成一股股甘露,滋潤著曾經貧瘠的“荒石包”一步步蛻變、發展,開出耀眼的“幸福花”。“每一次去牛扎坪,都會驚喜于村子的新變化,看到環境越來越美,看到援建的苗木開花結果為村民帶來收益,看到長江力量廣場游人如織......便深深感受到援建工作的意義!”負責社會責任項目對接實施的長江電力葛洲壩電廠青年員工石筆超如是說。為將援建工作落到實處,石筆超經常往返于牛扎坪與葛洲壩,戴著草帽,行走田間地頭、踏遍村巷角落,用有溫度、有情懷的落地方式為牛扎坪村送去央企關愛。看到村民日漸富裕的成就感和感同身受的幸福感,不一樣的收獲讓石筆超成長為心中有大愛、身上有擔當的長電青年。
在牛扎坪,長江電力構建以水潤心、以路興業、以文富民的“新圖騰”,點亮了新時代移民村產業、文化、生態全面振興的“新圖景”,將一衣帶水的情誼轉化為攜手共發展的美好現實。
三、取得成效
“看今朝,組組通公路,戶戶電燈亮,穿的是新衣裳,住的是大樓房,山窩里飛來金鳳凰,嫁出去的姑娘回家鄉,思一思,想一想,還是黨的政策好,富裕了我們窮山崗。”如今,那首流傳多年的順口溜也有了新的續篇。現在的牛扎坪村,花開一路,步步皆景,在村頭觀景平臺,雄偉的水輪發電機靜靜矗立;居高臨下,宜昌城區全景一覽無余,萬里長江第一壩葛洲壩橫臥碧波之上,蔚為壯觀。該村年接待游客量達60萬人次以上,村內不同風格的農家樂已近50家,村民人均年收入從2010年的6000余元,現在已達到2萬余元。牛扎坪村原貧困戶張啟富夫妻,在村子旅游產業興起后,將房屋出租給農家樂老板,一年光租金就有6萬元,再加上在農家樂打工的工資,一家人年收入達到了14萬元。景美民富旅游興的新畫卷勁筆繪就,“壩上第一村”已成為遠近聞名的“網紅村”。2021年,牛扎坪村榮獲湖北省“旅游名村”榮譽稱號。
明月好同三徑夜,綠楊宜作兩家春。長江電力發揮“頂梁柱”“主心骨”作用,因地施策、積極作為,鑄就了企地共建央企樣本,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經營環境,進一步提升了長江電力可持續發展能力、品牌影響力,有力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四、工作展望
黨的二十大擘畫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宏偉藍圖,為新時代新征程國資央企更好履行社會責任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后續,長江電力將繼續肩負起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責任,真抓實干、主動作為,在促進區域協調發展、鄉村全面振興上再立新功,不斷豐富央企履行社會責任的“長電品牌”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