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種”太陽 助力鄉村振興
摘要:曲陽縣自然條件惡劣,經濟基礎薄弱,工業污染嚴重,植被稀少,卻光照充足,發展光伏產業優勢明顯。三峽能源曲陽公司抓住這一優勢,在曲陽山地光伏電站開發建設過程中,結合當地經濟狀況和資源優勢,貫徹秉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企業社會責任系列重要論述,積極開展社會責任實踐創新,通過光伏產業幫扶、科技幫扶、光伏與種植結合、精準幫扶和金融幫扶等多種幫扶模式,創設性把光伏開發同助力當地經濟相結合,不斷豐富社會責任溝通形式,助力當地困難家庭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
關鍵詞:鄉村振興 ?產業幫扶 ?光伏+幫扶 ?精準幫扶 ?志智雙扶
一、案例背景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span>
成立于2012年11月的三峽新能源曲陽發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曲陽公司”)從誕生之日起就同新能源行業的非凡十年牢牢綁定。曲陽縣境內干旱少雨、多為荒山荒坡的太行山區,山體主要是石灰巖材質,雖不適宜林木作物生長,卻蘊藏著充足的光照資源,曲陽公司在此地深耕細作十年,如今這里連綿起伏、一望無際的山地光伏陣列,一度創下亞洲單體最大的山地光伏項目盛譽,不僅是當地村民口中帶著大家奔富路的“陽光銀行”,更是將太行山變成“太陽山”的秘密武器。
二、實施舉措
(一)“光伏+幫扶”助力鄉村振興
從2012年曲陽公司成立,2013年一期項目開始實施產業幫扶、科技幫扶,到2015年實現光伏發電產業與精準幫扶緊密結合,再到2018年創新開展金融幫扶。曲陽公司已沿著鄉村振興之路走過了10個年頭,每年幫扶捐助資金達1020余萬元,幫扶戶數高達3960戶。10年來,在曲陽公司光伏項目的帶動下曲陽縣光伏產業異軍突起,形成了多點開花的發展局面,荒山里的種下的“太陽”,給困難家庭致富找到了新路子,為實現鄉村全面振興貢獻力量。
征地補償撐起老百姓的“錢袋子”。為更好地解決老百姓用錢需求,曲陽公司把項目占地征地補償(有區別于曲陽縣其他光伏企業)25年一次性付清。項目占用土地多為荒山荒地,很多農戶反映,荒地的土地利用價值基本為零,自墾地也只能望天收,年收益實際達不到880元。25年用地補償一次性付清,惠及3個鄉鎮22個村近2000余戶村民,使村民收入大幅增加,鼓了老百姓的錢袋子。
勞務用工解決老百姓的“打工難”。一是項目建設期勞務用工。在工程建設總包單位進場后,曲陽公司督促總包單位在工程施工用工過程中使用當地有勞動能力的困難群眾。當地村民參與工程建設的內容包含:打樁、灌樁、支架安裝、組件安裝、電纜溝開挖、升壓站主體施工等,占工程內容總量的70%以上,解決了當地村民外出務工難、討薪難的現狀。村里閑置的女勞動力也上山干活,既照顧了家庭又保障了困難家的經濟來源。據不完全統計,曲陽項目工程建設期間,累計為當地增加就業崗位近300個,累計用工近20萬人次,人均支付勞務報酬5000多元。二是項目運營期勞務用工。曲陽光伏電站在運營期的勞務用工內容主要為:光伏場區的電池板擦拭、光伏場區割草、場區圍欄維護、電站安全巡視防護等。曲陽電站每年至少要進行2次電池板擦拭、2次割草工作、冬季場區防火以及圍欄修補等,基本形成了一個全年用工周期,解決了大批當地群眾務工問題。
志智雙扶變“輸血”為“造血”。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曲陽公司在解決當地群眾務工問題的同時不斷從中培養有潛質的技術人員,培育出了一大批技術帶頭人。據統計,光伏電站自建設以來培育各方面技術人才超200人。
曲陽公司利用光伏電站運行和維護的技術優勢,組建了志愿服務隊,定期對附近7個村級光伏電站和光伏入戶的家庭進行光伏知識培訓和用電安全宣傳,使其掌握必備的日常維護和故障處理方法。2014年,曲陽公司組建了志愿服務隊,定期對周邊村落屋頂光伏發電設備進行巡檢和維修,確保農民利益得到保障。自開展志愿服務以來,志愿服務隊完成了公司附近4個村莊屋頂發電設備的18次巡檢工作,處理故障設備30余次,為農民及時挽回了經濟損失,形成企地和諧共處的良好局面。
資金幫扶捧起老百姓的“聚寶盆”。結合光伏資源開發,曲陽公司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實施資金幫扶。為此,曲陽公司創設性將曲陽4-1期及4-2期光伏項目定位光伏幫扶項目,幫扶戶數1500戶,每戶每年幫扶資金3000元,連續20年,合計需9000萬元幫扶資金。自2018年,曲陽公司、縣政府再次創新性提出金融幫扶模式,與銀行、政府合作開展金融幫扶,每年再增加幫扶戶數1960戶。截至2022年底共捐贈幫扶4674萬元,幫扶戶數高達3960戶。在助力曲陽縣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工作有效銜接的同時,曲陽公司聚焦教育幫扶,在當地開展金秋助學項目,累計向曲陽縣教育和體育局捐贈20.92萬元,助力曲陽縣學子完成學業,實現大學夢。
(二)清潔能源助力地方綠色發展
曲陽公司聚焦“雙碳目標”,秉承發展與保護相協調的理念,兼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積極融入當地政府發展戰略,實現與當地和諧共存。曲陽光伏項目的落地,加速了地方“四萬一千”工程的實施,為扎實穩步推進鄉村振興工作奠定了基礎的同時,曲陽公司嚴格落實環境政策,作為清潔、綠色能源改變了高耗能、高污染的格局,促進了節能減排,為環境保護做出新的貢獻。曲陽公司200MW的裝機規模,平均每年可向當地提供約2.6億千瓦時綠色電能,每年可減少氮氧化合物3900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7800噸、減少碳粉塵排放7.1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5.9萬噸、可節約標煤9.4萬噸。逐步轉變了曲陽縣以水泥、化工、石材、雕刻為主的產業機構,對于縣域能源結構的轉型,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三)創新應用引領高質量發展。
曲陽公司自2012年成立起,已滾動開發建設了7期項目,總裝機20萬千瓦,累計投資超過13億元,是當時全國乃至亞洲單體最大的山地光伏電站之一。自成立以來,曲陽公司堅持以工藝創新、設備創新、材料創新和應用創新帶動工程高質量快速推進,有效提高設備發電效率和運維效率,降低了安全風險,實現高質量發展。
實現工藝創新。針對山地光伏大坡度建設的難題,曲陽公司先后創新探索了山地鋼梁幕墻式、山地快速錨栓式、山地微孔淺井式以及山地裝機牽式等30°-75°大坡度施工方案,效果顯著,在國內山地光伏建設中被廣泛應用。
實現設備創新。2013年之前,國內大部分的光伏逆變器都是采用集中式逆變器。集中式逆變器在建設、運營過程中面臨著施工、失配、安全和運維等諸多挑戰。為解決山地集中式光伏電站的應用問題,曲陽項目聯合華為公司首次創新引入28K組串式逆變器。經多年的數據統計,組串式逆變器較集中式逆變器在發電效率高出4.11%,優勢比較明顯。
實現材料創新。在曲陽二期項目,創新采用了GFRP新型材料。這種新材料比傳統鋼材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且材料的耐腐蝕、抗老化、絕緣性、絕熱性均非常理想。經過現場近10年的自然條件下的運行試驗,GFRP新型材料強度僅降低5.54%,優于普通鋼材。
實現應用創新。為切實提高運維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曲陽公司探索了水峪齊村區域小型集控,實現了水峪電站少人值守。依托承試四級資質,自主開展預防性試驗和安全工器具檢測,積極響應區域自主檢修。創新應用無人機開展架空線路和光伏組件精準巡檢,實現了從“人工車巡”向“自主機巡”的突破。建立了山地光伏智能清掃試驗區,加裝智能清掃、環境監測和灰塵度對比系統。
同時,在運維過程中積極開展“五小”、QC和專利申報等創新活動,并取得了豐碩成果。研制了更換光伏組件專用攀登梯、匯流箱無線通訊改造、逆變器交流電容改造、SVG防潮變頻改造和直流電纜高阻燃改造等為企業節能增效和安全生產奠定了堅實基礎。2項QC課題榮獲電力行業創新榮譽成果一、二等獎,申報實用新型專利3項,發表期刊論文10余篇。關于組串式逆變器應用的總結報告獲得三峽能源2021年度科技創新成果優秀獎。2021年獲得“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業”稱號。
三、取得成效
曲陽明星品牌實現大效應。在曲陽公司光伏項目帶動下曲陽縣光伏產業異軍突起,短短幾年的時間把太行山變成能發電的“太陽山”,照亮了山區群眾致富路。同時,曲陽公司積極踐行央企社會責任和山地光伏建設創新理念也獲得了國家、省市各級政府及集團公司的肯定與支持。2014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秘書二局到曲陽公司調研,并撰寫《關于河北曲陽縣地面光伏電站項目的調研與思考》的專題報告,得到了國務院主要領導的高度關注和親自批示。中央電視臺系列頻道及省市各大媒體多次宣傳報道曲陽公司山地光伏發展模式。2019年曲陽公司榮獲國資委及人社部“中央企業先進集體”榮譽稱號;2021年曲陽公司入選河北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擬表彰對象;2021年曲陽公司4-1期30兆瓦“金融+光伏”幫扶新模式被收錄為電力企業社會責任優秀案例;2022年獲得“河北省職業健康企業”稱號;2023年獲得中國電力設備管理協會標桿工程項目。
四、工作展望
“頭頂太陽帽、山間林果繞、山下魚兒跳”已成為企地共建的榜樣,太行山溝里的“光伏+”正在被多渠道探索、多路徑推廣?!捌D苦創業、攻堅克難、因地制宜、求變創新、積極上進、開拓進取”,在二十四字曲陽精神的引領下,三峽能源曲陽公司繼續保持順勢而為、主動作為、奮發有為的拼勁與干勁,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綠色生活賦能,不斷踐行“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更好造福人民”的使命,服務“奮進兩翼齊飛,創建世界一流”的愿景,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貢獻新能源人的力量!